对于核心流程上的订阅用户触发授权的成本很低,所以不担心主流程触发订阅的问题,但对于一些非核心流程或页面路径长的订阅,该如何解决?比如在二级/三级页面的打卡提醒。
从用户流程上分析弹出授权框的前提是进入了该页面,如果多数用户连这个页面都没来过就先好好反思产品设计上的问题,进入该页面后如何让用户感知到你这个服务是可以订阅的呢?
在视觉上可以做成统一的消息订阅的品牌标识,当用户看到后就认知到如果需要通知提醒就要点它然后允许订阅,就能收到订阅消息。
最后以一个局外人视角聊聊本次调整的背后的故事
在用户角度看这次的调整,中间多了一步授权确认的操作,多了操作并不是坏事,操作成本变高,效率也会提升,用户没必要为了不重要的推送买单,只有重要用户所需的才唤起订阅,这也是微信团队所倡导的。
在产品角度也算好事,不要为了促活疯狂收集formid,靠推送消息唤醒的老用户,得来的大多数也是“虚荣指标”,这样的留存不是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小程序本身的特性和服务对用户有足够的帮助与吸引力。
但从研发角度看就苦逼了一些,用户必须主动点击某组件才能弹出订阅通知,意味着很多情况下得把这个授权加到某些已有的事件上。人在家中坐,班从天上来,产品们抽屉里面多备一些零食吧。
在微信团队的价值观来看,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在切实符合用户的合理需求和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微信小程序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
可见“恶意骚扰”频繁推送模版消息就不属于合理需求和利益的前提,符合用户的合理需求前提下就是需要推送时,唤起订阅告知用户,此订阅是用户所需时就会同意授权,从而收到小程序的推送消息,所以这次的调整“很微信”。
团队的价值观是一条准绳,之前Google创始人提出了”永不作恶“的口号后面被归纳到谷歌核心价值观里面的第六点: “做正确的事:不恶。”所以就算谷歌最大的业务来源是广告服务,谷歌浏览器照样开发拦截广告插件-Adblock来屏蔽谷歌浏览器里面的广告,因为谷歌人认为这是在赚钱做好事。
“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放弃一些短期收益。”这是谷歌2004年招股书的一句话。所以我认为微信团队的本次订阅消息的调整,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