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定位是蚕食应用市场,超级流量App扮演OS操作系统。小视频则还是手机系统中的流量应用定位,本质上小程序和小视频属于两个维度的产品。
(1)基础流量
小程序目的是活跃生态内的用户活跃度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尤其是微信的10亿月活,在没有更多增量用户基础上,小程序战略是对自身存量用户的再次运营。
小视频目前用户量也已接近饱和状态,但依然处于增量用户抢夺阶段,各大产品以拉新及留存用户为主要目的,内容补贴及头部用户争抢也正在发生。
(2)关系链
小程序的微信端熟人关系链,通过强关系及便捷分享增加自身的获客及留存,使用微信支付缩短电商转化路径。支付宝和百度小程序目前刚刚发力,还没有形成自身明显的关系链优势。
小视频内容IP或者网红,通过与粉丝自上而下的媒体关系或者叫做单向关系,根据自身IP内容和用户价值观的契合,对粉丝形成比较强的IP跟随订阅关系。
(3)用户身份
小程序主要依托微信生态的传播,用户身份也是微信中的公开身份,喊好友一起玩游戏、抢排名或者助力拼团,小程序开发者也是在默认用户之间熟人身份前提下做运营和裂变营销。
小视频的用户,尤其是UGC用户,从注册或者发布内容开始,身份就具备了固定人设,属于半公开的符号化身份,粉丝对于网红IP的身份判断取决于作品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对其本人并不完全了解。而半公开的身份让粉丝之间的评论也相对放松,可以畅所欲言,不用像在熟人朋友圈那样正儿八经。
(4)场景化
小程序是即需-即用-即走,省去了诸多下载注册的流程,没有算法推荐也没有类目导航,除了不断增加入口外,基本上属于作业化用完即走的封闭式场景。因此开发者在用户留存及IP感知方面,低频应用会有较大难度。
小视频是广场式社交,通过算法自动或者瀑布流手动迅速匹配内容和用户兴趣,属于社交化的开放式场景,用户根据自身观点及喜好订阅和评论,或者进行其他的社交行为。
(5)用户角色
小程序作为OS级的产品,包含应用开发者、消费者、SaaS服务者、应用助手、场外媒体、数据助手、乙方开发者等7类用户角色。其中小程序开发者和消费者为核心用户,其他5类角色主要围绕开发者为中心的服务链生态的补充。
小视频作为能够冲击多个行业和类目的生态型产品,包含观看者、UGC、PGC、达人、MCN、企业主、广告商等7类用户角色。
其中PGC、MCN大多来自直播和横屏短视频产品的头部网红及签约机构;达人是小视频原生平台的UGC头部,后被MCN机构签约;更大量的利基用户为长尾UGC以及纯观众;企业主是实名认证后的新进入者;广告商则是来自各个相关行业的流量购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