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抖音加速布局,小程序之争正在从微信、支付宝“二人转”演变至“三国杀”。
上月底,抖音开放交通出行类小程序,T3出行首批入驻。更早时候,饿了么也与抖音围绕小程序达成合作。饿了么、T3出行分别从“吃”和“行”两大高频场景切入,有望给抖音小程序带来提振。
在抖音加码之前,微信和支付宝是小程序的主要玩家。根据调研公司QuestMobile上月底发布的数据,2022年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的去重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9.21亿和6.68亿,领先其他平台。
此前,绝大多数商家都把小程序主阵地放在了微信和支付宝。如今,随着抖音的入局,商家做小程序的选择余地又大了一些。不过,商家不可能在三大小程序平台上平均发力,需要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平台,把资源用在刀刃上。
一个理想的小程序生态,应当建立高效的公私域流量模型,让流量在公域和私域之间顺畅流转,并沉淀至商家私域中,为长线用户运营提供基础;同时,它除了提供基础功能外,还需要具备整合全平台特色能力和精准场景的能力,从运营工具升级为生意助手。
这种超越小程序基础功能的新需求,预示着“小程序+”时代的到来。
目前,微信、支付宝和抖音小程序各有所长,主要区别在于平台流量的分发机制,以及对于商家成长的扶持方式和能力上。这种源自基因的深层次差异,将在“小程序+”时代塑造三大平台的基本竞争态势,并为小程序的下一步探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