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一直被认为是超级平台的“特权”,它是超级App为用户提供连接一切服务的延伸载体。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9移动互联网全景生态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增速开始放缓,流量的获取和竞争越发严峻。
腾讯系、头条系、阿里系、百度系旗下的App矩阵拿走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72.5%的使用时长。小程序战略对它们而言至关重要,把用户“挽留”在自家的小程序服务上,将是流量红利见顶后,BATT必须拿下的新战场。
无论是站在进攻角度,还是站在防守角度,小程序都非做不可。
经过十几个月的厮杀,至少腾讯、阿里和百度率先突围。小程序作为打破移动互联网孤岛效应的“利器”,平台的属性决定了用户的“连接”习惯。
根据数据显示,微信小程序生态上手机游戏、移动购物和生活服务是用户最喜欢的服务;百度智能小程序生态里移动视频的服务占比最高,生活服务和移动购物分列其后;支付宝小程序上生活服务的使用率最高,移动购物和出行服务同列第二。
微信社交基因有利于小游戏的传播和分享,百度的内容基因使得视频播放量更高,支付宝的金融属性更利于生活服务等商业小程序的发展。
在这样的局势下,业务模式单一的美团进入小程序战场并不乐观。
首先,从用户规模上,只有两个重量级App的美团,不仅同BAT无法相提并论,就算和头条比起来,也相形见绌。据QuestMobile统计的亿级App名单显示,美团旗下只有一个美团App破了亿级大关,而BATT们旗下少则五六个,多则十几个。
其次,从用户使用时长上来看,美团生活服务属性决定了用户用完即走的特点,在相关的财报里美团只披露用户打开次数,却丝毫不提及使用时长(2017年Quest Mobile数据曾透露美团外卖单日使用时长是10分钟)。
BAT旗下的App矩阵已经拿下了用户7成的使用时长,按照人均使用近6个小时来计算,就是4个多小时,因此在布局小程序生态时会“得心应手”——毕竟用户留存的时间越久,越容易尝试各种小程序的服务。
想要发力小程序,要先让用户习惯“停留”在自己App里,如果用完即走,根本没办法实现服务的沉淀,这是美团发力小程序最大的一个短板。
即使支付宝、百度两大App日活和日使用时长的数据已经很吓人,可两大生态也都在搞“联盟”战略,它们联手十几个亿级俱乐部里的App,通过矩阵生态模式,把小程序这块蛋糕做大。
就连微信,虽然未公开的和QQ小程序打通,在后台它们也已实现框架的兼容,算是变相的“联盟”。相比于两年前在出行市场和滴滴的“缠斗”,在小程序赛道里,意味着美团要和几十个滴滴进行PK,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就连BAT都要用多个超级App扶持小程序,很多人会发出疑问,小程序为何需要一个大生态做支撑?
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流量,企业并不会投入精力去开发小程序。
据QuestMobile提供的数据显示,如今同时布局两个App小程序的企业只有16.9%,布局三个的只有4.3%,没有布局的企业也达到了33.7%。
在企业做小程序的决策时,平台能带多少流量过来,是首个驱动因素。
企业在平台上运营小程序的意愿越强烈,生态也就越完整,生态越完整提供的服务也就越多元,这样才能满足用户碎片化、随机性和低频的诸多“浅连接”需要,如果在起步初期就无法吸引足够数量的企业开发小程序,等待美团小程序将是一个悲观的未来。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发力小程序确实能够给美团带来美好的想象,可在BATT的统治下,这一决策只能说看起来很好,能走多远很是个问号。